电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区c-Jun氨基末端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
作 者:郭菲 张素钊 陈世雨 张闯 张晓琪 高飞 武泽惠 于文涛 梁玉磊 张会珍
关键词:
血管性痴呆; 电针; 缺血再灌注; 学习记忆能力; 海马; c-Jun氨基末端激酶信号通路;
摘 要:目的:观察电针干预对血管性痴呆(VD)大鼠海马组织c-Jun氨基末端激酶(JNK)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,探讨电针治疗VD的作用机制。方法: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、模型组、电针组,每组10只。采用反复阻断双侧颈总动脉法制备VD大鼠模型。电针组电针"大椎""百会"及双侧"后三里""膈俞"穴,10min/次,1次/d,连续治疗14d。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,尼氏染色法观察海马神经元病理改变,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(TUNEL)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,Western blot法检测JNK、磷酸化JNK(p-JNK)、半胱氨酸蛋白酶-8(Caspase-8)、半胱氨酸蛋白酶-3(Caspase-3)蛋白表达。结果:与假手术组比较,模型组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,穿越原平台次数明显减少(P<0.01),海马神经元损伤加重,存活神经元明显减少(P<0.01),凋亡神经元增多,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(P<0.01),海马组织JNK、p-JNK、Caspase-8、Caspase-3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(P<0.01)。与模型组比较,电针组大鼠Morri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,穿越原平台次数明显增多(P<0.01),海马神经元损伤减轻,存活神经元明显增多(P<0.01),凋亡神经元减少,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(P<0.01),海马组织JNK、p-JNK、Caspase-8、Caspase-3表达均显著降低(P<0.01)。结论:电针可提高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,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电针调控JN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,抑制神经元凋亡有关。
上一篇:电针“足三里”对脾气虚大鼠骨骼肌组织超微结构及线粒体动力学的影响
下一篇:电针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下丘脑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、叉头状转录因子O1及阿黑皮素原的影响